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下的管办界限在哪里?“申康成立至今,从来不到医院去检查。”陈建平简简单单一句话的背后,是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(下称申康中心)对于“管办分开”12年的坚守与探索。
11月25日上午,在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和健康界联合主办、阿斯利康特别支持的现代医院管理百人论坛上,来自上海、北京和深圳等地的政策践行者、医院管理代表,就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内涵与瓶颈,进行了广泛交流与思想碰撞。
![29351511599083671[1].jpg 29351511599083671[1].jpg](/upload/image/190105/6368232378015854482505005.jpg)
管办分开 理清权力清单
涉及到“现代医院管理制度”的中央文件,北京市卫计委副主任钟东波都曾看过且梳理过,“从一句一段,到一节一章,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内涵时窄时宽很不稳定。”直到2017年7月14日,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》(下称指导意见)正式发布,首次全面规范阐述了现代医院管理制度,提出“权责清晰、管理科学、治理完善、运行高效、监督有力”的20字内涵。
不过,指导意见并没有对内涵进行具体解释。申康中心主任陈建平认为,这是为各地的探索与实践,留下了足够的空间。对于制度核心内容的管办分开,上海市早在2005年便开始了改革探索。通过实施政府对医疗卫生管、办职能行使主体的规范分离,将政府卫生行政管理职能与出资人职能、经营管理职能分开。“历经12年实践,最终界定了卫生行政部门全行业管理的职能,申康中心作为市政府办医主体、出资人代表的职责。”陈建平介绍道。
相较于上海市,深圳市对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探索始于2012年9月。深圳市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方案中提出,设立深圳市公立医院管理中心(下称深圳医管中心),启动公立医院管办分开、政事分开改革。次年5月,深圳医管中心正式挂牌,系市政府直属正局级事业单位,与市卫生行政部门按职能分工平行运作。据深圳医管中心副主任林汉城介绍,“深圳市卫计委主要负责医疗行业的规划、标准、准入与监管,而医管中心则负责市属公立医院的举办、运营、管理和评价。”
在钟东波看来,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是从举办者(所有者)角度出发,对医院所做的制度安排,目的是在维护公益性前提下提高运行绩效。政府对公立医院只有行业管理,没有所有权管理,可以吗?“不可以。”钟东波给出肯定的答案,“这是对公立医院不同管理方式的选择问题,政府在医疗市场中可以作为第三方,进行宏观调控或转移支付等,也可以是第二方,如筹资付费的购买者。”
政事分开 两权分离明晰
谈及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维度时,钟东波从治理和管理两个角度进行诠释。“治理角度主体是政府或政府办医机构,对象是以院长为首的医院管理团队,解决权力、能力、动力和压力的问题。”钟东波说,“管理维度是指以院长为首的医院管理团队,解决的是管好医院公共资源的问题,实现配置资源和使用效益最大化。”而这两个维度,也恰是政事分开的核心。
被业内视为最接近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范本,申康中心还坚持公立医院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适度分离,即申康中心落实政府办医宗旨,市级医院落实院长经营管理自主权和责任。对此,陈建平将工作概括为建设发展和管理改革两方面:一是通过推进市级医院的软硬件建设,通过资源向临床倾斜,提升医院发展能级与水平;二是加强管理队伍建设,探索专业化、精细化和规范化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。
“如果没有医联工程的支撑,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是不可能建立的。”令陈建平发出如此感慨的,是申康中心自2006年起建成的市级医院临床信息共享项目“医联工程”。覆盖37家三级医院且联网各区基层医疗机构,医联工程不仅实现医院间临床信息共享、减少重复检查与用药,还形成了囊括财务数据、业务实时数据和后勤智能管理等系统数据,为申康中心未来走向市级医院内部绩效管理,提供了基础保障。
基于数据指导医疗服务,并服务于医疗管理,持相同理念的还有国家卫计委医管中心质量评价处处长翟晓辉。自9月6日启动满意度调查以来,国家卫计委医管中心利用“互联网+”已累计收到来自1922家医院的509万份有效问卷,实现了“一把尺子量全国”。通过结果分析,翟晓辉给予不同维度的政策建议,在住院患者满意度中,应重点加强疼痛管理、对亲友态度和餐饮管理;而门诊患者满意度中,环境与标识、挂号体验和医务人员回应性需要提升;对于医院员工满意度而言,发展晋升、上下级关系和工作内容与环境则需要重点加强。
院长发问 现代医院管理制度“死结”何解?
在论坛讨论环节,公立医院院长分别就编制、薪酬制度和职能交叉等问题向讲者提问。健康界特此整理,以求还原现场妙趣横生的观点之争。

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副院长邵建华:没有编制,公立医院怎么办?
回答一:“去编制化”是个伪命题,就算以后去掉编制,医务人员收入增加了,但是服务量没有合理界定,奖金再高医务人员的获得感也不会好。目前存在的问题是,有编制的人买的是职业年金,没有编制的人买的是企业年金,这就造成了退休后的差异。此外,有编制的人可以去参与分房等社会性福利,没有编制的人享受不了。
回答二:当所有的编制都没用的时候,编制自然会取消,只要编制还有用,就不会取消。
南京鼓楼医院党委书记彭宇竹:公立医院在核定薪酬总量内进行自主分配,如何切实落地?
回答:我们所有的绩效工资改革方向,还是要达到“绩效”两个字的目的,否则就变成非绩效工资了。
上海市儿童医院院长于广军:谁来约束政府对医疗机构的管理?
回答一:将来,公立医院改革要走入立法层面。把所有权力界定清楚,哪种设计对公立医院最大程度地提供公共服务是有利的,通过公共决策来运行。很多人认为卫生部门有很多权力,其实根本就没有那么多,很多事情责权不一致。
回答二:全世界医疗机构一定会被多方监督,将来还有民众、社会和舆论等不同监督,但政府监管不能太悲观,每次检查你要不准备才对。
江西省卫计委医政医管处处长罗礼生:申康中心和上海市卫计委是否存在职能交叉?怎么处理?
回答:在成立之初,领导对申康中心就有明确要求:作为办医主体,履行出资人职责。按照“管办分开”界定卫计委与申康中心的职责划分,按照“两权分离”理清申康中心和院长之间的职权划分。第二,申康中心成立到现在,从来不到医院去检查,除了申报课题,从来不叫医院报什么东西。召集院长和党委书记开会,原则上每年4次,一季度一次,突发事件例外。
马晓蓓 / 健康界